文摘出品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
最近,小编读了一篇2019年发表在 nature 上的文章,揭示了一个学术界容易忽视的真相。
文章标题是《 Early coauthorship with top scientists predicts success in academic careers 》( 与顶尖科学家早期合作为学术生涯的成功预测 )。
研究发现,在学术圈中,与顶级科学家共同合作,特别是在职业初期,不仅仅是一场偶然的邂逅,它实际上能为年轻研究人员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甚至可以贯穿整个学术生涯,影响他们能否在未来成为顶尖的科学家。
文章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主要原因是一种“成功孕育成功”的机制,即早期的顶尖合作会带来更多后续与精英科学家接触的机会,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强化的良性循环。
精巧的研究设计
图注:显示了早期职业阶段机构声望与成为顶尖科学家之间的关系。a 图展示了不同机构声望水平的初级研究人员数量。b 图展示了根据机构声望,职业生涯第20年成为顶尖科学家的概率(彩带表示95%的置信区间)。在这两个图中,作者根据他们在职业生涯前3年是否与一位(橙色)、多位(红色)或没有(蓝色)顶尖科学家合作发表论文进行分类。b图中的灰色阴影区域代表所有初级研究人员成为顶尖科学家的无条件概率。
这项研究分析了细胞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神经科学四个领域的22,601名科研人员的长期数据。
研究人员将一名学者职业生涯的前三年,定义为其关键的“早期”阶段。
而“顶尖科学家”,则被严格定义为在特定年份里,其论文在所在学科被引用次数排名前5%的学者。
为了精确地衡量合作带来的优势,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场精巧的“配对实验”。
他们从庞大的数据库中,找到了许多在职业背景上极其相似的年轻学者,并将他们两两配对。
这些配对的学者,在职业初期的发表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甚至所在机构的声望等级上,都几乎一模一样。
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是:其中一人与顶尖科学家合作过,而另一人则没有。
这就像一场严谨的对照研究:让条件相同的两个人走上两条略有差异的道路,看看一个微小的早期变量,会带来多么不同的长期结果。
合作的力量:惊人的发现
图注:显示了长期影响力与早期表现的关系。a 图展示了不同表现类别中,排名前10%的初级研究人员数量。b 图展示了不同组别作者在职业生涯第20年成为顶尖科学家的概率。c 图展示了各组别作者在第4到第20年期间每篇论文的引用次数。
研究首先观察了学者所在机构的声望,这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资源。
分析发现,来自更有声望机构的年轻学者,确实拥有更多与顶尖科学家合作的机会。
但一个更重要的发现是,无论学者来自何种声望的机构,与顶尖科学家的合作都能带来显著的“加成效应”。
对于那些来自声望较低机构的学者来说,这种合作的价值尤其巨大,几乎可以抵消掉一部分因平台局限带来的劣势。
在核心的“配对实验”中,结果令人深思。
在所有被分析的四个学科中,那些早期与顶尖科学家合作过的学者,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系统性地超越了他们背景相同的配对者。
他们的论文获得了更多的总引用次数,其学术影响力也持续走高。
这表明,早期的那一次“牵手”,足以让两条原本可能平行的职业轨迹,永久性地分岔。
研究还根据学者的早期表现,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组别进行对比。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在机构声望、学术生产力和早期引用三个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者。
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一次与顶尖科学家的合作,几乎将他们未来成为顶尖科学家的概率,提升了近一倍(从15.7%跃升至27.2%)。
相反,对于那些早期就已经是“学霸”,在所有三个维度都名列前茅的学者来说,与顶尖科学家合作的影响则不那么明显。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凭借自身的超凡实力,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快车道,外部的助力作用相对减弱。
因此,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对于学术界的大多数普通青年研究者而言,获得与领域内顶尖人物合作的机会,可能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一次能够改变职业命运的关键事件。
作者长期关注 AI 产业与学术,欢迎对这些方向感兴趣的朋友添加微信Q1yezi,共同交流行业动态与技术趋势!
GPU 训练特惠!
H100/H200 GPU算力按秒计费,平均节省开支30%以上!
扫码了解详情☝
配资炒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